兩器市場篇:預期規模達60億
發布時間:2017-08-18
作為制冷行業的配套產品,兩器與經濟增長、節能環保、產業政策、保有量與更新量等因素密切相關。
宏觀不確定因素增加
據《制冷商情》記者了解,從宏觀方面看,最新消息顯示,今年二季度全球所面臨的經濟下行擔憂仍較重,尤其是法國兩輪大選帶來政局不穩定,以及中國加強房市調控帶來市場擔憂情緒上升。貨幣政策上,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逐步攀升,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有所趨緊,重點需警惕美聯儲在5月-6月對加息預期的炒作,中國央行則不斷上調逆回購利率和MLF,亦引起加息擔憂。此外,還需關注特朗普政策不確定帶來的打壓。二季度有色金屬將繼續根據各自不同的基本面而出現分化走勢,其中期銅的金融屬性在有色金屬當中表現最強,經濟擔憂情緒將限制銅價反彈高度,但其抗通脹性亦將得以發揮。
眾多兩器廠家認為,這些宏觀環境發生變化,不同程度影響市場供給和需求,從而對在市場中活動的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原材料和企業成本之困
目前,制冷行業漲價已有燎原之勢。據《制冷商情》記者了解,銅材、鋁材是兩器制造的主要耗材之一,二者合計占據兩器成本的40%-60%。數據監測,2016年國內銅市呈震蕩上揚的走勢,年初銅價36702.5元/噸,年末漲為45023.75元/噸,漲幅為22.67%。與此同時,銅價格等原材料并不是一直走高,期間也有沖抵,這就導致兩器生產企業庫存風險經增加。
除了原材料上漲以外,物流成本的攀升也是助推此輪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。兩器大多以汽車運輸為主的產品,2016年,國家出臺了新的超限超載運輸車輛處罰標準,此次超載新規對企業成本帶來的壓力甚至超過原材料上漲。
另外人工成本也在增加。整體而言,中國企業正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。用工荒日趨嚴重,最低工資年遞增15%以上;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突出,只有10%的中小制造業企業能夠得到正常貸款,商業銀行普遍提高了承兌匯票保證金份額,使實際利息增加近一倍,民間融資成本更是銀行基準利率的四倍以上。加上為職工繳納約40%的“五險一金”等,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。
采訪中,各大企業表示,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,都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,這種現象是利弊共存。利的是因此會淘汰一批低產能、劣產品的廠家,弊的是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。
產業扶持仍是重點
2017年國家產業政策仍然不斷扶持制冷行業,然而在大環境整體低迷的局面下,很多企業都陷入資金流緊張的局面,一些大型冷凍項目暫緩或者停止建設,部分兩器企業生產數量有所下降,不過冷庫建設仍然處于上升階段,中小型制冷工程的開工間接推動了蒸發器、冷凝器行業的發展??傮w而言,盡管不確定因素對行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,但是市場還是處于發展階段。
《制冷商情》記者采訪中,各大企業表示,這是一個行業成長和成熟的必經階段,只要經過整體性調整,并自我修正經營和行為模式,企業才有機會在下一波機遇中尋突破。